地埋式積水監測儀—讓內澇風險“看得見、管得住”
在城市內澇治理中多個部門可能涉及其中,如水利部門、市政管理部門、交通部門等。但部分職責存在交叉,例如在城市排水管網與河道水系的銜接管理上,水利部門和市政管理部門可能都有管理職責,這就容易導致出現問題時相互推諉且責任難以落實。再者,面對內澇毫無規律的變化,如何才能讓內澇風險“看得見、管得住”,這也是壓在各個管理部門身上的一座大山。
一、監測與治理工作的“結節”
1.內澇監測站點密度低
當前內澇監測站點分布不夠密集,無法全面、精準地覆蓋城市各個區域。而且現有監測手段難以實時跟蹤積水動態,無法及時、準確地掌握積水的范圍、深度、變化趨勢等關鍵信息,這使得相關部門在應對內澇時缺乏可靠的決策依據。
2.部門間數據分散
氣象、交通、城建等多個部門各自擁有獨立的監測數據體系,但數據之間處于分散狀態。數據整合與分析能力明顯不足,無法將各部門的數據進行有效融合和深度挖掘,難以形成全面、系統的內澇監測和預警信息,影響了對內澇風險的準確評估和及時應對。
3.預警機制滯后
由于監測和數據分析的滯后導致預警信息無法及時發布,城管、交通、消防等部門可能來不及提前部署排水設備、疏導交通等應對措施。當內澇發生時各部門處于被動應對的狀態,對于城市交通擁堵、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問題無法及時處理。
這些問題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制約了城市內澇監測與治理工作的開展。而WITBEE?萬賓科技?地埋式積水監測儀EN200-C的參與,讓城市各個區域所面臨的內澇情景逐一展現,并以其智慧的監測和預警機制為內澇的預防和整治帶來新的技術手段。
二、讓內澇風險躍然眼前
地埋式積水監測儀可以在城市的各個區域,包括易澇重點區域和非重點區域進行廣泛埋設,實現對城市整體的積水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彌補現有監測站點密度低的不足。它采用現場實時監測積水深度、水位等參數的方式,能夠提供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讓監管單位實時掌握積水的范圍、深度、變化趨勢等關鍵信息。當積水水位觸及預設的警戒閾值時,它還會立即觸發預警機制,讓相關部門能夠在第一時間提前部署排水設備、疏導交通等,避免內澇發生時處于被動應對的狀態,讓內澇風險躍然眼前。
地埋式積水監測儀每時每刻采集的數據可以通過5G/4G網絡傳輸到監測中心,實現部門間的數據共享,促進氣象、交通、城建等多個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與分析,從而可以形成全面、系統的內澇監測和預警信息。
地埋式積水監測儀將內澇風險從“不可見”變為“可監測、可預測、可干預”,用數據守護城市安全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