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質監測儀在水質監測中怎么用?
河湖是城市生態的“綠肺”,從飲用水源地水庫到穿城而過的景觀河,從農業灌溉的支流到匯入江海的干流,每一片水域的水質,都關系著生態平衡與民生福祉。WITBEE?萬賓科技?智能水質監測儀EN400-WQ正是為河湖智慧監測而生,它像分布在水域中的“哨兵”,扎根于河湖的關鍵斷面、支流入口、水源地周邊,以實時感知預警、參數同步監測、無人化運行的能力,打破了過去被動治理的僵局。

一、日常水質檢測常見方法
在日常水質檢測的工作流程中,最常見的方法依然是局部取樣,再帶回實驗室集中分析。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能夠借助先進的實驗室設備,得到較為精準和多維度的數據。但水體的狀態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和環境條件不斷波動的。當天氣驟變、上游出現突發污染源、或是工業廢水突然排放時,取樣與分析之間的時間差,很可能導致實驗室得到的結果與現場的真實狀況出現偏差。簡而言之,這樣的監測方式無法完全滿足“實時”的需求。
此外,由于人力和成本的約束,不可能同一時間對整個河段、所有排口或大規模水域進行全覆蓋采樣,一般只能選擇某個監測點。這種局部的數據難以反映整體水體的真實面貌,可能存在明顯的代表性不足。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化、實時化的智能水質監測儀逐漸凸顯其重要的價值。

二、以“實時化、無人化”為目標
以“實時化、無人化”為目標,并不是單純追求減少人力,而是通過傳感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讓監測與管理進入一種更高效、更安全的運行狀態。當智能水質監測儀能夠自主感知、自動預警時,監管單位也可以轉向智能感知、主動防護的局面。這樣的監測方式更能在關鍵時刻比人更快一步發現風險、預防事故的發生。
具體來講,智能水質監測儀涵蓋溶解氧、pH、濁度、COD、氨氮、氯離子等核心參數,可以保障一次性獲取全面的水質信息。它依靠自帶的電池供電,能長期獨立的工作,很適合遠離電力設施的戶外環境,而且IP68的防護等級更滿足了它在潮濕、泥沙、水源浸泡的惡劣條件下的運行。其每一分每一秒所收集的數據,將通過 4G/5G 實現遠程數據傳輸,無需人工頻繁到場讀取和上報。當監測值超出標準范圍時,監測儀還可以立即觸發內置的報警機制,管理者可以第一時間選取應對策略和方案,盡量將污染阻止在初始階段,提升城市的安全感與人民的幸福感。
智能水質監測儀突破了人工進行水質檢測的局限。它讓工作人員對水質的掌握更及時、更精準,讓治理更有預見性。
工信部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 B1.B2-2021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