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橋如何應對一生風雨?智能監測系統為橋梁健康保駕護航
橋梁是連接山與山、城與城、心與心的紐帶。在中國西南腹地的群山之間,一座凝聚著無數工程師智慧與心血的世界最高的橋即將登上世界舞臺——花江峽谷大橋。其于2022年開工建設,預計9月將在中國山路崎嶇的西南省份貴州完工。但一座橋的生命并不止于通車剪彩那一刻,真正的挑戰其實從那時才開始。風雨侵蝕、車輛沖擊、地震考驗……橋梁的一生,需要有人為它“把脈問診”,需要一套長期穩定的健康守護體系, WITBEE?萬賓科技?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橋梁的結構健康狀態,守護橋梁安全。

一、橋梁健康的隱憂
橋梁看似鋼筋水泥鑄就的龐然大物,實則是一個動態的生命體。它每天承受數以萬計車輛的碾壓,每一陣風都會帶來振動與搖擺,每一場暴雨都會考驗排水與防護。長期如此,橋梁內部的鋼材可能疲勞,混凝土或許出現裂紋,支座也有可能發生微小位移,城市生命線的運行在這其中便會存在風險。
這些變化有時在肉眼尚未察覺時,就已悄然發生。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作為一種能夠實時“傾聽”橋梁呼吸的工具,可以24小時在其身旁貼心守護。它的核心使命很明確:讓橋梁能夠把自身的細微變化及時傳遞給管理者,讓風險在最初階段就被察覺和處置。它就像一位醫生,隨時查探“患者”的脈搏、血壓與心電圖,只不過這里的“患者”是一座座橋梁。

二、它如何工作?
1. 傳感器的布設
橋梁主梁、索塔、主拱等關鍵部位可以布設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配套的傳感器:
(1)智能視覺形變儀: 監測橋梁細微形變,提供可視化工具。
(2)智能應變傳感器: 監測受力變化,預警材料疲勞風險。
(3)傾角振動監測儀: 感知傾斜與振動,保障橋梁結構穩定。
(4)智能加速度監測儀: 察覺瞬時沖擊反應,應對橋梁結構的動態響應。
(5)智能裂縫傳感器: 實時監測裂縫發展,防止內部結構惡化。
(6)智能位移傳感器: 精確記錄橋梁位移變化,預警沉降隱患。
2. 數據的實時傳遞
所有傳感器的數據會通過5G/4G網絡實時傳輸到系統平臺。無論橋梁處在深山峽谷還是城市高架,管理者都能在指揮中心第一時間了解到橋梁的狀態,就像醫生在屏幕上看到心電監護儀的曲線一般。
3. 自主分析與智能預警
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配備了強大的算法與分析模型,能夠對比實時獲取的監測數據,識別其內在的危險。當位移、沉降、傾角、裂縫寬度、索力、加速度
等某個指標超過閾值時,系統會自動報警并提供精準的數據報告,讓風險“透明化”。
而今,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讓橋梁的養護進入了全新的階段。管理者無需再頻繁冒險登高,而是通過后臺平臺就能清晰掌握橋梁的實時狀態。這樣一來,效率提升了,風險降低了,橋梁的安全性也有了質的飛躍。
相關閱讀:
工信部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 B1.B2-20211091